滨州列举网 > 商务服务 > 其他商务服务 > 银行不良资产也有自己的故事
滨州
[切换城市]

银行不良资产也有自己的故事

更新时间:2018-01-25 11:09:32 浏览次数:128次
区域: 滨州 > 惠民
不良资产对于各大银行的影响已经不言而愈,农商行也不例外,所以对于不良资产的管理要慎而重之,面对不断增加的规模,面对激烈的竞争市场。农商行保证其资产质量的健康是重要环节。我国不良资管行业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3个大的发展时期:即政策性业务时期、商业化转型时期、全面商业化时期。
阶段(1999-2006):政策性剥离及接收。我国轮大规模不良资产经营始于1999年。1999年,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AMC)相继成立,并于1999年、2004年分别政策性接收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剥离的逾万亿、呆滞、呆账不良贷款。1999年的剥离颇具政策性,比如不良资产统一按账面价值1:1剥离,不良回收低于账面价值的损失实际由AMC/财政承担。2004年中行、建行剥离虽相较而言更具商业性,但仍有浓厚的行政色彩。2006年,随着财政部规定的政策性债权处置的后期限来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政策性业务基本结束。
  1997年底,四大国有银行资本充足率仅3.5%,远低于巴塞尔协议8%的低要求。1999年,财政部注资、央行再贷款、成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东方、华融、长城、信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四大AMC;到2000年8月底,四大AMC先后完成1.4万亿不良贷款的剥离与收购工作,使得四大行不良贷款率下降了超过10个百分点。当时,我国的市场经济还未形成,相当部分的不良贷款来自于地方政府干预、对国有企业的信贷支持。
第二阶段(2006-2010):向商业化处置转型。2004年3月开始,基于经营及改制上市需求,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以及信托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陆续开展不良资产的商业化剥离,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开展商业化收购,正式开启不良资产商业化收购的新时代。2007年起,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从传统不良资产经营业务向多元化金融服务领域迈进,向金融控股集团的方向转型。
截止2002年末,四大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仍高达2万亿元,不良率达到23.11%。为了配合四大行的改制上市,四大AMC于2004-2005年、以及2008年对四大行的不良贷款再次进行大规模剥离。
四大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从2003年的2.54万亿下降至2008年的0.56万亿,不良贷款率从19.6%下降到2.42%,资本充足率从3%上升至11.3%。四大行均成功实行了股份制改造,获得后续长远发展的基础。
第三阶段(2010-至今):全面商业化时期,参与主体多元化。2013年开始,随着国内宏观经济的下行,商业银行体系内的不良资产逐渐暴露,不良率急剧上升。2013年11月底,中国银监会发布通知,允许各省设立或授权一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参与本省范围内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收购和处置业务。截至目前,地方AMC已经扩容至32家,还有众多不持牌AMC加入,不良资产市场参与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
滨州其他商务服务相关信息
注册时间:2017年12月20日
UID:452500
---------- 认证信息 ----------
手机已认证
查看用户主页